发布日期:2025-04-12 05:16 点击次数:132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张嘉琪
聚焦,再聚焦,已经数不清这是多少回定格清漾祖宅了。“记录清漾好像变成了肌肉记忆一般,今天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巡展回到清漾,我很高兴,希望我们能继续开拓摄影马拉松的边界与精神,在不同的人文乡村一直接力下去!”活动仪式开始前,江山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沈天法便早早来到现场,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镜头,笑着告诉记者。
“令人向往的村庄——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成果巡展之衢州站”活动现场。沈天法 摄
3月11日,“令人向往的村庄——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成果巡展之衢州站”在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清漾祖宅门前拉开帷幕。在纵览时光的白墙黛瓦一侧,传统与现代的影像注解着清漾村的幸福生活,也映照着此刻驻足在展览前的村民游客,动静之间构成一副浑然天成的人文画卷。
“令人向往的村庄——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成果巡展之衢州站”启动仪式。廖一川 摄
“门口站着的是我的老父亲!”同景不同时的清漾祖宅门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微颤着用手指着展板上《清漾岁月如诗变》的一角,意外地发现了自己过世的亲人。谁也没想到,20多年前的清漾旧事如同时光胶囊般神奇地出现在了今人面前,此刻影像的力量无声胜有声。沿着徐徐排开的展板,村民们乐呵呵地议论着熟悉又新奇的清漾街景与人文风情。
清漾村民王春兰(左一)在影展中找到了自己,开心地向摄影师毛巧媛(右一)介绍。 廖一川 摄
此次展览精心挑选了全省11支摄影战队最具冲击力和故事性的摄影作品,包含“美丽乡村今昔巨变”“文化特派员和TA的朋友们”等专题,同时还特别推出了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江山清漾村战队队员的自选题作品,包括《清漾岁月如诗变——一位摄影师镜头中的40年清漾传奇》《婚嫁文化:清漾囍事》《我和新中国同龄》等,用细腻光影记录乡村新景、人文风貌。
主办方为清漾村赠送村庄全景图。沈天法 摄
“影像是具有跨越时间的力量的,这次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真的圆了我的一个心愿,清漾村的历史人文是我们的底气,但原来一直苦于没有宣介和展示的机会,这次摄影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不仅让清漾村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也让更多的外地人认识和记住了这个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说起自己的家乡,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成滔滔不绝起来,在对清漾的规划愿景中,既有本地村民家风传承的点滴实践,也饱含着摄影师们记录乡村人文变迁的良苦用心。他告诉记者,这是天时地利之中清漾与摄影家们的双向奔赴。
江山市清漾村摄影战队主理人王飞(右)向清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成(左)赠送清漾村手工书。廖一川 摄
近年来,江山市清漾村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毛氏文化方面久久为功。一方面通过环境整治和古民居的“微改造、精提升”,将毛氏文化融入乡村发展中,打造其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打卡地;另一方面,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通过“文化+旅游”模式,打造了一批毛氏特色产业文化品牌,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了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并扶持带动了多位“农创客”和“新乡人”落地创业。“这次摄影展为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这为我们打造非遗品牌、宣传清漾文化提供了宝贵素材。”衢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米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中原告诉记者,接下去他计划继续深化清漾米糕的非遗品牌打造与石柯茶品牌的开发,并主动拥抱潮流利用AI技术做好清漾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村民游客在活动现场品尝清漾非遗米糕。廖一川 摄
“从开拍到今天的巡展落地,实际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真正地体现了摄影‘马拉松’的概念。作为摄影人,通过这次活动其实最大的感触是要延续马拉松的精神。虽然拍摄过程中还有些许遗憾,但这次旅程收获颇丰!”在展览现场,江山市清漾村摄影战队主理人王飞感慨道,“这次摄影马拉松活动的意义已经远不止于此。清漾村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厚度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通过这次集中的工作坊实践,我们也开拓了拍摄思路,希望以后也继续延伸摄影马拉松的拍摄模式,为更多人文乡村留下经得起时间沉淀的影像档案。”
清漾摄影战队成员合影。廖一川 摄
2024年7月,全省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在乡村火热开跑,11支来自全省各地的纪实摄影战队分赴全省11个乡村,用3个月时间组团作战、驻地创作,共创作完成257件(组)专题摄影作品1700余幅照片,面向大众共征集到2000余幅摄影作品。
嘉宾合影留念。廖一川 摄
展览由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省文联主办,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省摄影家协会、江山市委宣传部承办,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支部委员会协办。清漾村摄影战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被主办方授予“勇立潮头”战队称号,其队员创作的《一个作家的拍摄手记》《清漾新创客》等作品获优秀作品奖。
摄影展将持续至3月17日,清漾的故事,也将通过更多摄影镜头的接力续写下去。
上一篇:地球悬在宇宙里, 它会不会掉下去? 你会不会也想过这个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